都说秋冬养阴,那么秋季还能艾灸吗?
浏览:1196次发布日期:2016-10-20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有些人问艾艾君:“既然秋天要养阴,那是不是不能用艾灸补阳了?”艾艾君告诉你们,其实人体最重要的是阴阳平衡,如果你本来就阳气不足,到了秋冬还只是一味地养阴,只会造成阴阳失衡,对人体健康有害无益。
而阳气不足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一年四季空调吹不停、无节制地大饮大食、喝冷饮、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多虑多思、工作压力大……每一件都在消耗大量的阳气!我们知道,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自然就会处于一种“冷冻”状态,人体又怎么会健康呢?
再加上秋天天气变化多样,寒热交杂,早晚温差大。皮肤腠理开合,易受寒凉,此时若人体阳气不足,很容易受天气刺激而出现各种不适,此时我们就要通过艾灸来培元固本、温养驱寒,从而调气回阳,使阳气充足。
以下是秋季培补阳气的重要穴位,想要阳气足足,就一起艾起来吧!
关元穴 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关元穴又名丹田,在脐下3寸,是任脉和足三阴经交会穴。关元穴为一身元气所在,为生化之源,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艾灸此穴,具有通调冲任、调理气血、补肾固精、回阳固脱的作用。
命门穴 补 肾 壮 阳、强身健体
命门穴又名精宫,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命门者,是生命的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故名为命门。命门穴施人生命的中心,为元气所在之处,艾灸命门穴具有补 肾 壮 阳、延缓衰老之功,为保健强壮要穴。
太白穴 补充气血、美容养颜
太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所以脾经常出现脾气虚的症状,我们常说的“黄脸婆”其实就是脾虚的一种表现,艾灸这个穴位能较好地补充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从而润肤抗衰、补气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