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活动回顾,艾艾贴作为主赞助方受邀出席
浏览:721次发布日期:2018-05-28
“书成千秋迹,丹心泽后人。”5月26日,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拜谒追思活动,在《本草纲目》的成书地雨湖湖畔,湖北蕲春隆重举行。
当日上午九点,在李时珍纪念馆陵园广场,来自海内外300多名专家、教授、国医大师院士和关注中医药发展的各界嘉宾,齐聚李时珍墓前,用敬献花篮、朗诵、乐舞告祭、献花等方式,纪念为我国古代中医药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医药双圣”李时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凯先教授致辞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领颂《拜医圣文》,50名蕲春学子和拜谒人员齐诵。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诵读《东壁功德赋》
此外,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台湾植物新药研发联盟副主席,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赵中振,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史研究所教授文树德等也到现场拜谒。东元集团董事长魏东先生,作为活动主赞助方深圳前海艾艾贴的代表,受蕲春人民政府邀请出席。
拜谒活动现场
雨中祭拜李时珍
东元集团董事长魏东,作为活动主赞助方受蕲春县人民政府邀请到场拜谒
医中之圣,科学之光
细雨纷飞,前来拜祭的人群蜿蜒绵长。是什么让这些人聚集于此呢?“医中之圣,科学之光”,陵园牌坊镌刻的八个大字,道出了本原。
拜谒活动现场
艾艾贴品牌形象展示
李时珍,22岁时弃文从医。为修订本草,他跋山涉水,寻访采药,参阅古籍医书800多本,呕心沥血27载,最终完成《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一书后来流传到海外,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并被译成日、朝、拉丁、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受到高度评价。
而李时珍也被评选为古代世界文化名人;在很多地方,他的肖像与哥白尼、牛顿、居里夫人等科学巨匠的肖像比肩而立。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正如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所说,“促进中西医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医药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们纪念李时珍精神,就是“要凝聚全行业力量,在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和独特优势的基础上,善于应用现代化技术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促进中西医融合……发挥中医药作为卫生资源的独特作用及文化资源的共融互通作用,让中医药真正‘走出去’,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活动在湖北蕲春的举行,也反映了国家对于振兴中医药的重视,是向全世界发出振兴中医药产业的最强音。
一株艾草带来的产业
李时珍生于医药世家,一生钻研医药学,家乡土地蕲州则成为他最早的药圃。如此次活动纪念品竹简所提到的蕲春四宝“蕲竹、蕲蛇、蕲龟、蕲艾”,均因他在《本草纲目》的考证而闻名。
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活动纪念品,由深圳前海艾艾贴制作提供
在这四宝中,关于“艾”的记载更是达到了30多次,如,“艾叶味苦、辛,性温,熟热,无毒,纯阳之性。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
东元集团与蕲春政府共同运营的艾草小镇
深圳前海艾艾贴蕲艾种植基地
湖北艾艾贴工厂
李时珍对于蕲艾、艾灸的推崇,也带动了蕲春艾产业链的发展。随着国家主旋律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蕲艾从简单的驱蚊驱邪,洗浴用品,借着灸法这一舞台再次复兴,成为当地的主要产业。
深圳前海艾艾贴,以“弘扬国粹之美,传承艾灸文化”为己任,在改良传统悬灸的基础上,致力于将艾灸以更年轻、更便捷的形式普及于现当代养生,并在此次的纪念活动中,以主赞助方的形式参与弘扬中华瑰宝,践行“艾灸养生成为日常养生之美事”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