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眼角膜 | 全球数千万眼疾患者的福音!
浏览:588次发布日期:2018-06-06
2015年,著名歌手姚贝娜去世,并捐献了她的眼角膜。这对眼角膜先后帮助深圳、成都、武汉的三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全球范围内角膜稀缺,角膜移植供不应求!
全球约有1000万人需要手术来防治由于沙眼等疾病而导致的角膜盲;此外,由于烧伤、事故或疾病引起的角膜功能障碍,导致约500万人完全失明。
角膜移植是治疗相关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角膜的珍贵性和稀缺性,可供移植的角膜根本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量,全世界都面临着角膜稀缺的问题。
根据2016年2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上的学术研究报告表明:全球每70个角膜患者中,仅有1人可以得到角膜移植。
▶今天,我们用3D打印技术10分钟就能“打印”出一张眼角膜。
2018年5月30日,据英国《快报》等媒体报道,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干细胞中提取研发的“生物墨水”,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了世界上首个人工角膜。
这种“生物墨水”由藻酸盐和胶原蛋白混合而成,呈凝胶状,能够让干细胞在里面存活,同时生成一种坚硬的物质,确保其不会变形,并且足够柔软,能够顺利通过3D打印机进行打印。
通过扫描患者的眼睛,他们可利用扫描数据快速打印出与患者眼睛大小和形状匹配的角膜,为不同患者量身定做。
所以,只要有一台简易操作的3D生物打印机,把生物墨水挤压成人类角膜的形状直接印刷就可以了,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不过该研究负责人也表示,目前3D打印角膜正准备进行安全测试,至于真正用于人体角膜移植,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的考验。但至少目前来看,这为将来的大范围人造角膜移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Mashable中文站 5月31日报道
所以,如果3D打印角膜技术在未来数年时间内能投入实际应用的话,对于全球数千万计渴望重见光明的患者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福音!
▶未来,3D打印将给人类带来更多医学“奇迹”
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最初应用于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后逐渐在汽车,航空航天、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牙科和医疗产业等领域都有所应用。
2017年8月,世界首台3D人体打印机问世,它模拟身体组织和器官,使用生物墨水,让3D打印的器官与人体更加融合,可以打印鼻子、嘴巴等各类可移植器官。
而除了直接将打印的器官活组织用于医学治疗,生物打印还可以帮助开发和测试其它类型的治疗。3D人体打印机已经开始提供肾脏和肝脏组织,用来测试处于开发过程中的药物功效和安全性。
不仅如此,3D打印技术还被应用在医疗器械、制药、手术导板、手术规划模型等方面,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发明创造服务于人类健康,而我们,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