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艾贴|中伏只剩8天,养生固阳最佳时机,现在艾灸还不晚!
浏览:1469次发布日期:2016-08-09
“出门5分钟,流汗两小时!”
“玉米都热成爆米花了!”
“中午出了趟门,感觉所有人都成了熟人。”
炎热难耐,网上各种调侃天气的段子层出不穷,而在暑气蒸腾中,最热中伏已过半。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而中伏又是热中之热,人体内阳气相对充沛。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理,三伏天艾灸,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
今年三伏天一共40天,7月17日“初伏”,7月27日“中伏”,8月16日“末伏”,8月26日“出伏”,其中中伏为20天,是“双中伏”。中伏在三伏天的最中间,注定是一个上蒸下煮的时期。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很多“病根儿”都是在伏天落下的,我们身边有一些人觉得天气热,爱吹空调、吃冷饮,又不加节制,长时间感受寒凉之气,最易损伤阳气,从而引发各种不适。
阳强则寿,阳衰则夭。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阳气耗尽,生命也就消失。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理论,三伏天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故中伏的养生保健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固阳祛邪,补益强身。艾灸对培固人体阳气的力量很强大。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艾灸疗法简单易行,非常适合人体保健强身,安全舒适而无任何副作用,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文化瑰宝,是中医最古老的医疗保健奇术之一。
中伏艾灸,则机体可顺应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与激励,并最大限度利用夏季自然界与机体相对阳气充盛之时顺势而治,达到温元阳、化宿疾、平衡阴阳的目的。中伏艾灸穴位:阴陵泉、关元穴、膻中穴、肾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