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谷雨时节最适合养生,这“六防”一定要记住!

浏览:374次发布日期:2018-04-19

晨风和雨柔,健鹊踏枝早。

花木含甘露,岂非时节好。

——魏鑫《谷雨》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之后便是夏季临近。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表示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谷雨后气温回升速度加快,降雨量较多,空气湿度较大。专家认为,此时养生也应适应“雨水多”的特点,做到“六防”,使精、气、神充沛,达到阴阳平衡、脏腑调和的最佳状态。

防余寒,适当春捂

谷雨节气后,寒潮天气基本结束。但是,因为此时正处由春到夏的过渡阶段,南北大风天气常交替出现,所以谷雨时节也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时期,时而炎热如夏,时而又会有冷空气南下,故有“谷雨寒死老鼠”之说。

而且这一时期,早、晚的气温仍较低。因此,在起居衣着方面,仍要适当“春捂”。中午热,早晚气温较低,因而早出晚归的人群,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但此时“春捂”要有度,一般备件薄的针织衫即可,以不致出汗为宜。

春捂与艾灸更配哦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 “春捂”养生的四大要点莫忘记!

防过敏,增强体质

谷雨时节是人们外出踏春的好时节,也最易诱发过敏性花粉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体质者在这期间要特别注意防护,上山踏青、到公园赏花时要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在饮食上要注意减少海鲜等高蛋白的摄入,不慎发生过敏反应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艾灸防过敏,了解一下→身上起的红包又痒又多,别乱摸!这是过敏了!

防风湿,保护关节

谷雨后因雨水较多,空气湿度较大,风湿顽疾也容易复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在潮湿之地待得太久,同时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尤其裸露部位最易为湿邪所侵,所以,最好穿七分裤,女性穿裙子最好配丝袜;洗头、洗浴后,头发、身体要吹干、擦干方可睡觉。

在天晴时,多外出晒太阳,让身体多吸收阳气;在室内也可常熏艾,或者用中药如苍术、艾叶、山柰、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肉豆蔻、藿香等自制香囊,挂于床头或随身佩戴,以起到芳香化湿、祛风驱瘟的作用。

春天养生,很有必要→确认过眼神,春夏交替艾灸这10个穴位才是对的养生!

防肝亢,需消火气

谷雨时节,自然界阳气骤升,春阳内生于肝,易引起肝阳上亢,继而诱发春日常见的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牙痛、头痛眩晕、目赤眼疾等疾患,这就是所谓的“春火”,老百姓俗称的“上火”。

防“春火”,除了避免熬夜、在衣着上要适度“春捂”外,饮食上要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注意调养肝气,可食用具有滋润作用的食材,如银耳、桑葚、蜂蜜等,以滋润生津、益阴柔肝,防止肝阳过亢。同时要注意调畅情志,抑怒养肝,以防“春火”萌生。

春季养生疏肝是关键→节气 | “春分灸”疏肝火养脾胃,四大穴位全搞定!

防伤脾,需忌冷饮

谷雨时节空气湿度大,而湿邪最易犯脾,易致脾失健运、脾胃不和,出现食欲不佳、呕吐、腹胀、大便不成形或黏腻不爽等症状。

因此,虽是暮春,饮食上仍需注意养护脾胃。在遵循“少酸多甘”的同时,宜多食用健脾祛湿之品,如山药、赤小豆、薏苡仁、扁豆、鲤鱼、鲫鱼等。

由于谷雨节气温升高较快,有些人迫不及待吃起冷饮,这样很容易损伤脾土。民间谚语有言“谷雨夏未到,冷饮莫先行”,所以,这个节气还是不要吃冷饮的好,好好保护脾胃。

忌口是关键,艾灸是神辅助→节气 | “春分灸”疏肝火养脾胃,四大穴位全搞定!

防过汗,适当运动

谷雨时节,运动时谨记遵循“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可选择踏青、慢跑、放风筝、八段锦等较为缓和的运动方式。

汗为津液所化,只有春季注意阳气的有序升发与津液固护,才能保证在夏季的时候气血充盛。

我们在筑梦

新文化·新世界

2018东元新世界揭幕盛典

还有2天将正式拉开帷幕!

明天早上10点,还有更多惊喜等着你

4.21新世界·新生活盛典来了!

好物1元购/美妆买1送1

9.9元秒杀/艾新品8折

千万别错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