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老上火?口干?还咽疼?快试试这个方法!
浏览:132次发布日期:2018-08-20
——喉咙好痛!
——我也是,而且口腔溃疡又犯了……
最近,艾艾君会经常听到类似的对话。很多人会把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痛、干咳、便秘统统归于“上火”,然后通过喝凉茶、服用牛黄解毒片等来“降火”,但奇怪的是,有时候吃了药以后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好像更严重了,这是为什么呢?
上火分实火和虚火
其实,“上火”的学问,比我们想象的大多了。中医认为,火分为实火与虚火两种。
什么是实火呢?实火多为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所致,此外,情绪波动过大、精神过度刺激、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等,都可引起实火。
而反复发作的上火,大多是“虚火”。和实火不同,出现虚火的人的体质相对差一些,且虚火又分为阴虚和阳虚两种,一般以阴虚火旺多见。
《景岳全书·虚火论》曰:“凡虚火证即假热证也,虚火病源有二: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此病源之二也。”
简而言之,实火是一种真火,是体内病症的真实反应,虚火是一种假火,是脏腑功能虚弱的表现。如果是虚火却用实火的方法来降火,反而会使我们的阳气亏损得更加厉害。
虚火分阴虚和阳虚
阴虚火旺因体内阴液亏损引起,目前已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病症。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最容易损耗阴液,常常吃过多辛辣、煎炸食物,也会造成体内阴液丧失。阴液不足,难以制约体内的火气,就很容易出现虚火上炎的表现。
阴虚火旺的人容易出现夜晚盗汗、形体消瘦、口舌生疮、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情况,还老会感到口干、口渴,这类人适宜喝一些滋阴润燥的凉茶,比如雪梨炖川贝、南北杏炖雪梨雪耳等。
而阳虚出现火热之症,中医称之为“真寒假热”,如患者有口腔溃疡,但爱喝热水,平时喜热怕冷、气短懒言、自汗不已、手脚较凉,吃泻火药之后溃疡不愈合反而加重,这种情况有可能是体内的阳气不足,导致阴火亢盛。这类人喝凉茶会凉上加凉,导致阴气更盛、身体更虚,因此不适合喝凉茶来降火。
阴虚上火的调理灸法
阴虚体质的人由于体内阴液的亏损,易导致虚火的产生。因此,调养阴虚火旺体质应以滋阴为主,体内阴液充足阳气有根,才不会变生虚火。
另外,肝体阴而用阳,肝阴不足易导致肝阳上亢,而产生暴躁易怒等症状。肾是先天之本,最易有虚症。肾阴亏虚,肾阴亏于下,肝火亢于上,则会产生眩晕耳呜、面红耳赤、腰膝酸软的典型症状。因此,调补肝肾也是调养阴虚体质的关健。
首先,艾灸肾俞穴、肝俞穴、上髎穴,能调肝益肾、补益中气,从而消除中焦的阻碍,并让上焦的火气往下走;
然后艾灸三阴交穴、涌泉穴、照海穴滋阴降火,把火气进一步往下导到双脚。
注意了!阴虚之人,最初艾灸灸量宜少,此后逐渐加量,才能达到引火归元、潜阳益阴的作用。若第一次艾灸灸量过大,有可能耗伤阴津,导致虚火上炎,让上火症状加重。
阳虚上火的调理灸法
阳虚体质的人,当阳气亏虚于下,寒湿当道,水火不容,火热随之蒸腾于上。阴火上炎头面部,可出现口腔溃疡、咽喉疼痛、暗疮、口干、牙龈疼痛、头晕头痛等现象。
《景岳全书·火证》所说:“寒从中生,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先天不足,素体阳虚;或感受阴邪,日久伤阳;或过用寒凉攻伐,或年老体弱,均可导致肾阳不足,阴寒内盛,久之可发展为阴盛格阳,使阳不能潜藏而反浮越,以致虚阳亢奋,成为肾虚格阳的阳虚之火。
阳虚自然要补阳,阳气一足,虚火自然消失,所以阳虚上火的调理灸法应以强肾兴阳、甘温除热为原则,艾灸关元穴、气海穴、神阙穴、复溜穴等穴位补虚益损,然后艾灸足三里穴、涌泉穴引火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