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到底是养生还是“作死”?真相让你吃惊!

浏览:104次发布日期:2018-09-22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出自《黄帝内经》

 

古人养生提倡与鸡俱兴闻鸡起舞,但是养生必须这么做吗?艾艾君认为,养生也该与时俱进,秋季早卧可调养人体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的确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早上起床完全没有必要闻鸡起舞去锻炼,特别对患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是大忌。

1.jpg 

鸡啼即练,可能有害

 

现代生活节奏快,许多上班族平时工作忙,运动时间少,时间安排不好,有些人就会选择早上45点钟爬起来锻炼,然后回去睡个回笼觉再去上班,但这样的锻炼方式不仅没有保健效果,还会使生物钟错乱,导致疲劳、早衰。

 

还有一些老年人,习惯了早上天还没亮就起床锻炼、买菜或者做早餐,常常闹钟一响就急着马上起身,殊不知起得太早、太急容易诱发中风、心脑血管疾病等,甚至要了性命。

 

人在醒来后如果立即起身,全身血流相对较慢,可能导致大脑突然缺血缺氧而产生头晕、眼花等症状,出现突然倒地等意外。另外,清晨血粘度高,血压容易升高,是心梗、脑梗等疾病的魔鬼时间,这个时候若一起床就出门运动,容易导致突发性疾病。

2.jpg 

过早出门对于呼吸系统也没有好处。日出前地面空气污染最重且此时氧气也少,日出后绿色植物开始光合作用,污染物也在空气中进行一定的稀释分解,所以晨练最好是太阳出来之后再练,此时空气质量就会相对好一些。

 

此外,如今正处在季节交替时期,清晨光线不明,气温也比较低,老年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锻炼,很容易摔倒或受凉,从而诱发感冒、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所以,闻鸡起舞去锻炼,实际是作死大于养生啊!晨练必须讲究科学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科学晨练,讲究方法

 

1、起床慢一点。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721分后起床最好,过早起床则可能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另外清晨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所以晨醒后不要太着急起床。

 

艾艾君建议大家睁眼后先躺五分钟,伸伸懒腰、活动一下四肢,然后按摩一下肚子上的神阙穴关元穴,以双足跟交替蹬摩脚心的涌泉穴,刺激这些穴位有活经络、健脾胃等作用;

3.jpg 


赖床五分钟后再慢慢坐起来,这时不要立即起身,可靠在床头休息一分钟,能改善脑供血状况;下床前,先把双腿放下床沿半分钟左右,然后再站起来。

6.jpg 

2、选择合适的晨练项目。年轻人可以进行健步走、慢跑、做操等健身运动,而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爱好,进行一些安静闲逸的活动,如散步、练太极拳、八段锦,或进行书法、绘画、棋艺等活动。

 

如果进行室外锻炼,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以感到身体热量外泄微汗为宜。如果锻炼后感到全身轻松舒畅,精力旺盛,体力和脑力功能增强,食欲、睡眠良好,说明这段时间运动是恰当的。

 

3、晨练最好选择空气条件较好、视野开阔的地方,如河边、公园、广场、运动场等处,不宜在马路边、工厂附近、人群密集处晨练,这些地方污染相对严重,不利于健康。

7.jpg 

4、晨练时还需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适当增减衣物,不宜穿得太少,以防早上温度较低容易受寒,但是也不宜穿着太多的衣服,一来运动后容易出汗,二来不利于身体活动。

 

5、不要在空腹或饱腹状态下晨练,早上起床可吃些食物,如面包、牛奶、鸡蛋等,吃至半饱后休息半个小时以上,再到户外进行比较舒缓的晨练运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