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骨头汤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别傻了,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这个

浏览:84次发布日期:2018-10-20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栋“高楼”,那么骨骼就是最基础的“钢筋”,人体抗击外邪的能力,与体格是否健壮有关,其中关键就在于骨骼健康

 

今天是世界骨质疏松日,艾艾君与你一起关注骨骼健康!

1.jpg 

这里有一条小公式,可以利用自身的体重和年龄估算出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程度:

 

具体算法:(体重kg-年龄)×0.2

如果结果小于-4,风险高;结果在-4~-1之间,属于中度风险;结果大于-1,风险小。

 

举个例子,体重45公斤、年龄60岁的人,风险程度为(4560)×0.2=-3,说明有着中度患病风险。如果你的自测风险程度高于或等于中等风险,建议去医院做个骨密度检查。

2.jpg 

(左图为正常骨,右图为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并非老人病

 

据《中国骨密度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骨质疏松有年轻化趋势,35岁后骨质疏松发病率从1%上升至11%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四成,主要是因为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在雌激素骤然减少的同时,也会加速骨量丢失,加重骨质疏松症状。

 

看了这组数据后,你还认为骨质疏松是“老人病”吗?从中青年开始特别是女性朋友),如果不及时解决骨骼问题,不仅容易腰背疼痛,甚至可能出现翻身、起坐、行走困难等问题。

 

到了晚年,骨质疏松进一步发展,还会导致全身疼痛、变矮驼背,在平时生活中跌倒、甚至坐车颠簸或一声咳嗽,都可能造成骨折!

3.jpg 

艾灸可以预防及改善骨质疏松

 

从中医角度上说,引发骨质疏松的关键原因在于肾虚脾虚

 

《素问·宣明五气》中提到“肾主骨”,意思就是骨骼的生理功能与肾精有密切关系。肾藏精,精生骨髓,骨髓充实则骨骼强壮、运动捷健。肾的精气盛衰,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营养、功能等,如果肾精亏损,则骨失所养,从而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4.jpg 

此外,人体的营养吸收还要依靠脾的运化、输送功能。脾胃功能旺盛,机体消化吸收好,才能化生气血、津液,从而营养脏腑、筋肉和四肢。如果“脾虚”了,人体营养跟不上,气血生化不足,会影响到肾脏所“调控”的各种功能正常运行,骨骼也容易失去滋养。

 

因此,预防及改善骨质疏松需从补肾健脾入手,主要艾灸穴位有肾俞穴关元穴脾俞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大抒穴束骨穴等。

 

其中,肾俞穴为背俞穴之一,为肾脏之气输注之处,临床曾报道过刺激肾俞穴,可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关节、肌肉、韧带功能,增强患者活动能力。再配合关元穴灸之有益肾纳气、填精补髓、强腰健脊的效果,肾气足则骨骼健。

 

艾灸脾俞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则可以调理脾虚症状,大部分人脾虚都是脾阳虚,身体寒虚需要扶阳祛寒,艾灸是不二方法,艾灸这些穴位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的效果

 

大抒穴被称为骨会穴,是壮骨的第一要穴,配合艾灸束骨穴强筋壮骨,很好地改善骨骼问题。

 

关于防治骨质疏松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常喝骨头汤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以形补形”是很多中国人的饮食误区,认为喝骨头汤能补钙。但其实骨头汤里的钙微乎其微,反而含有大量的脂肪,会与钙结合成皂化物,妨碍钙的吸收与利用。

5.jpg 

想要预防骨质疏松,可以每天喝 300 g牛奶及吃一斤绿叶菜来达到补钙需求,同时多晒太阳,多艾灸上文提到的肾俞穴关元穴脾俞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保健穴位,有利于补肾健脾,对骨骼健康很有帮助。

 

误区二:防骨折就要少运动。

 

很多人患了骨质疏松后,因为怕骨折而拒绝运动。其实,预防及改善骨质疏松更应该坚持适量运动,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

6.jpg 

比如骨质疏松患者最怕的就是摔倒,极易引起骨折,所以可以通过下蹲运动,锻炼下肢力量,增强稳定性。在下蹲过程中,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要有往后坐的感觉。

 

对于有骨折风险的人,则应避免跳跃、脊椎前弯、搬运重物,适宜的运动项目有散步、快走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