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艾贴穴位·完骨穴:头痛、颊肿、喉痹
完骨,属足少阳胆经。完,完全、全部也。骨,肾主之水也。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完全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头窍阴穴传来的寒湿水气,至本穴后天部的寒湿水气全部冷降为地部的水液,故名。
2016-09-13 -
艾艾贴穴位·胃俞穴: 胸胁痛、胃脘痛、呕吐、腹胀
胃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胃之背俞穴。胃,胃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胃腑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2016-09-13 -
艾艾贴穴位·五枢穴:赤白带下、月经不调、少腹痛、便秘
五枢,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五,代指东南西北中五方也。枢,门户的转轴,有开合功能,此指气血物质在本穴有出入的变化。五枢名意指气血物质由此出入带脉。本穴物质虽为带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但它并不一定循带脉下走维道穴,气血的流行出入受人体重力场及地球重力场二方面的作用影响,它因人体所处的体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运行特征。当人体直立时,穴内的地部经水由本穴输向人体各部,而当人体平躺时它则循带脉向脊背后侧而行,本穴如同带脉气血外出五方及五方气血进入带脉的门户,故名。
2016-09-13 -
艾艾贴穴位·委中穴:穴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
委中,属足太阳膀胱经。委,堆积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吸热后的上行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故名。
2016-09-13 -
艾艾贴穴位·委阳穴:腰痛、下肢痿痹
委阳,属足太阳膀胱经。委,堆积也。阳,阳气也。委阳穴名意指膀胱经的天部阳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委中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化为天部阳气,阳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故名委阳。
2016-09-13 -
艾艾贴穴位·郄门穴:心动过速的速效穴
郄门,属手厥阴心包经。郄,孔隙也。门,出入的门户也。郄门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回流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曲泽穴传来的温热经水,行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包经的体内经脉,故名。
2016-09-13 -
艾艾贴穴位·五处穴:头痛、目眩、癫痫
五处,属足太阳膀胱经。五,东南西北中五方也。处,处所也。该穴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头之各部。本穴气血本应由曲差穴提供,但因曲差穴的气血受热后散于膀胱经之外,基本无物传入本穴,穴外头之各部的气血因而汇入穴内,故名。
2016-09-13 -
艾艾贴穴位·侠白穴: 咳嗽、气喘、干呕、烦满
侠白,属手太阴肺经。侠,挟也,指穴位的功能作用。白,肺之色,指气血物质在经过本穴的变化转变后所表现出的特征。侠白名意指肺经气血在此分清降浊。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天府穴传来的雨状云系,由于气血物质不断地远离人体的胸腹高温区,因此水湿云气在本穴处的变化乃是一个散热冷降缩合的过程。由于不断地散热冷降缩合,因此,在本穴位置上气血物质以雨降的形式从天部降到了地部,也就是从皮层降到了肌肉层。穴名之意即是取水被挟挤则下,天部乌云化雨而落由此变得清白之意。
2016-09-13 -
艾艾贴穴位·下廉穴:眩晕、目痛、肘臂痛、腹胀
下廉,属手阳明大肠经。下,下与上相对,指下部或下方。廉,廉洁清明也。下廉名意是指本穴下部层次的气血物质洁净清明。本穴物质是由温溜穴传来的水湿云系,此水湿云气在本穴的位置是天之天部,而天之下部的气血物质相对处于廉洁清静,故名下廉穴。
2016-09-13 -
艾艾贴穴位·下巨虚:小腹痛、泄泻、痢疾、乳痈
下巨虚,属足阳明胃经,为小肠之下合穴。下,相对于上而言。巨,巨大;虚,空虚。本穴原名“巨虚下廉”,指本穴在胫、腓骨间之巨大空隙处,跷足抬脚,本穴在巨大空隙处之下方,故名。本穴与上巨虚、下巨虚、条口同在一条缝隙之中,上巨虚在缝隙上端,下巨虚在缝隙下端,条口位于正中,三穴主治相似。
201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