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必备 | 《艾灸三字经》,通俗好记超实用!

浏览:744次发布日期:2017-08-02

  “熟读三字经,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以其浅显易懂的特质,被奉为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而广为流传。

  1

  同为传世国粹,艾灸也有独属于它的“三字经”,里面不仅提到了关于艾灸以及穴位的基本知识,还蕴含了养生之道。

   

  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其文通俗、顺口、易记。很适合艾灸初学者来学习、揣摩。

  接下来,就跟艾艾君一起读《艾灸三字经》,在字里行间感受艾的神奇。

   

  人之身,价无边。  若有疾,体难安。  

  去病法,有多端。  用艾火,最简便。  

  取艾叶,日曝干。  搓成球,名艾炷。  

  捻成条,叫艾卷。  家常备,解急难。  

  艾炷灸,着肤燃。  虽苦痛,力拔山。  

  得脓坏,功效显。  顽痞症,方可痊。

  艾条灸,甚舒坦。  温通经,热驱寒。  

  虚可补,实可泻。  陷可拔,凸可按。  

  闭可开,脱可敛。  治百病,反掌间。

  寒暑易,邪风传。  起病急,症状险。  

  速灸治,病不掀。  高热危,灸大椎。  

  怕风寒,风门关。  痰咳喘,肺俞痊。

  食不洁,易腹泻。  肠绞痛,苦不堪。  

  急灸脐,肚中暖。  不间断,便自干。  

  脓疮疖,肿热痛。  灸患处,自然平。

  治肺痈,灸前胸。  脓血去,肺气通。  

  心有疾,灸后背。  气血开,诸症退。  

  肝血淤,寻肝俞。  黄疸消,肋痛除。

  脾胃虚,食纳减。  免疫低,灸中脘。  

  肾病重,灸腰眼。  浮肿退,周身暖。  

  便不舒,灸天枢。  溲淋漓,寻中极。

  精不固,关元堵。  带不止,暖小腹。  

  乳有痞,乳根取。  经不调,三阴交。  

  婴幼儿,苗初长。  擅投药,易受伤。

  灸身柱,健神经。  除百疾,保安康。  

  治乙脑,百会烤。  火力足,疗效好。  

  结核病,甚烦心。  对患处,日日薰。

  乙肝病,颇难愈。  灼肝俞,配三里。  

  气不足,气海补。  血不旺,膈俞畅。  

  肝气上,太冲降。  肾水寒,烤涌泉。

  灸风隆,痰饮行。  崩漏恼,隐白好。  

  休息痢,肠俞愈。  肠痈凶,阑俞攻。  

  畏寒人,补命门。  头眩晕,百会薰。

  拔气陷,力千钧。  上星专,清鼻渊。  

  迎香攻,嗅自通。  曲池穴,清血毒。  

  诸般疹,一灸无。  胸中闷,寻内关。

  艾火近,立时安。  命将休,关元灸。  

  气欲散,神阕敛。  诸般癌,最耗人。  

  常著艾,正气存。  欲长寿,灸三里。

  保健康,功无比。  灸从久,莫间断。  

  此一言,值万贯。  互相传,一起灸。

  艾火香,上古传。  护万民,登鹤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