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小寒开启最冷模式,艾灸暖身很重要
浏览:531次发布日期:2018-01-04
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
幽阖大雪红炉暖,严冬之夜顿时被渲染得温暖而可爱。
老式的火炉,温着一壶正欲烧开的茶,艾烟袅袅。
路上行人形单影只,是这世界留白的衬托。
北京时间1月5日17时49分迎来“小寒”节气,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1月2日至11日,受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有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并伴有一定幅度的降温。
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
这寒气其实是阳气上升,逼迫阴气所为。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将至,寒冷鸿飞疾,蛰伏在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已经开始酝酿。
小寒三候:雁北乡,鹊始巢,雉雊
雁北乡:小寒之日"雁北乡",乡是趋向,北飞雁已经感知到阳气。
鹊始巢:后五日,"鹊始巢",喜鹊噪枝,已经开始筑巢,准备繁殖后代。
雉雊:再五日,"雉雊",雉是野鸡,阳鸟,雊,是求偶声,早春已近,早醒雉鸠开始求偶。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来说,“小寒”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寒是冬季的主气,小寒时节为一年最冷时候,艾属辛热,这时艾灸能够生发经气,最为温暖。
小寒时节养生应顺应天时,所以应当藏阳、护阳、养阳,避寒就温。在寒邪最盛之时艾灸关元穴和肾俞穴,可以起到“雪中送炭”般的补阳效果。
关元穴
关元穴,居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灸关元能将温热之气直达精宫以助元阳。元阳,为全身之真阳,是五脏六腑阳气活动的动力,是周身阳气之源,源足乃支流长也。
关元穴为任脉穴位,小肠募穴,是足三阴会穴,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古今均作为保健要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的作用。
肾俞穴
肾俞穴是肾气所聚之处。《玉龙歌》中说道:“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肾俞穴是延缓衰老的要穴,艾灸该穴有益精补肾的作用。艾灸肾俞穴,能改善肾脏功能,养护好先天之本,激发先天潜能,充沛人体精力,达到养生健体、延缓衰老的目的。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
古时,如皋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已渐渐淡化,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南京·吃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
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天津·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探梅
小寒的时候,天气正冷,腊梅花却迎着风雪绽放了,此花的开放,也许是为了给蛰居的人们一个走出来的理由。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小寒时节年轻人切记不要过食肥甘厚味、辛辣食物,容易长出痤疮,这可就不美观了!小寒为冬季最冷时节,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以艾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