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 | 这些中医养生关键词,你真的读懂了吗?
浏览:578次发布日期:2018-02-12
新的一年到来,也寓意着我们要从“新”开始,全新的目标,更迭的理想,焕发光彩的新容颜,身体的健康也要更新啦!
这些中医养生关键词,随着节气的交替,也同步更新了!快来看看你都get了吗?
排毒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毒素表现形式。小孩子积热、积食,青少年长痘痘,中年女性长斑,老年人大便干等。
首先,最简单的排毒方式就是睡眠。选择睡子午觉,时间段在每天11时至13时之间。晚上12时需在睡眠的状态,这时候身体是新陈代谢、新旧交替的阶段,若不好好休息,人体的发动机就会出现异常,肝脏的代谢也会出现问题。
其次,适当排汗。人体最大的器官就是皮肤,汗腺的主要功能就是排毒素。有的人不爱动或不出汗,汗腺里的代谢产物排不出。正常的毛孔是一开一合,帮助皮肤的呼吸和毒素的排出,因此要适当做有氧运动。
最后,合理饮食。多吃大白菜、胡萝卜、海带等绿叶蔬菜,黑木耳、豆类、粗纤维食物和水果,保持体内微量元素、维生素的摄入,使大便正常排出。饮水可促进小便的排出,也是排毒的方法。
女性排毒要从肝着手。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男子以肾为先天。肝主疏泄,情志舒畅可以助肝疏泄,情志抑郁则影响肝脏疏泄,所以,心情要平和。男性应酬多,饮酒、过量摄入海鲜、肉类、动物内脏等,且往往湿气重,当湿、毒淤在一起时,不好祛除,可以适当用艾灸、刮痧、按摩来排毒。
养肝小妙招猛戳→ 年近了 | 肝好不好,身体这四个部位说了算
润燥
“燥”主要表现为干,如皮肤干、眼睛干涩、嘴巴干、鼻子干、大便干、便秘等。如果燥邪侵入肺卫,引发燥症,易出现干咳无痰,严重的话,可能会咳血丝。
另外,风燥引起的感冒,燥邪犯肺,出现咳嗽少痰、头疼、嗓子干、口渴欲饮等,医学上称为秋燥综合征,老年人多见。小孩秋天易出现燥热感冒,流鼻血、大便干等。
第一,保持空气湿度,勤开窗通风,尤其是冬天,北方室内暖气热,湿度低,可以选用加湿器。
第二,食用润燥的食物,如鸭梨、冬果梨、百合、麦冬、银耳、沙参、荸荠等。推荐百合银耳梨皮汤,是润燥的食疗方。燥引起肝阴不足,可用桑叶、菊花泡茶喝,也可喝蜂蜜水、绿茶等。
第三,冬季天冷干燥,燥邪耗肺伤津。除了饮食,还应注意身体机能的调养,艾灸不仅可以调理脾胃,平喘镇咳,温阳散寒,还能提升机体的抵抗力,对固表益气,温补元阳都有很大的作用。
冬季润燥小妙招→ 霜降 | 无边寒霜萧萧下,防寒润燥好过冬
补气血
气不足,表现为疲乏无力、气短、头晕、语声低微、脉细弱等。血虚的症状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慌、梦多等。女性血虚,会肝血不足,出现月经量少、皮肤干、脉细弱等。
气不足,可选用黄芪、党参、人参、红参等参类的中药,推荐食疗方乌鸡黄芪当归汤、四君子汤等。饮食上可吃些小米、红枣、桂圆、粥类、谷类、鸡汤等,都是补气的好食物。养血可吃当归、白芍、酸枣仁、阿胶等,阿胶滋腻,不能单独吃,要配些健脾和胃的药物,推荐四物汤、益气养血口服液等。
气血足才能身体好,面色红润有光泽。女性艾灸可以增强抗寒能力,改善肤色,更能补气血和人体阳气,从而达到气血通达,身体舒畅。
想要面若桃花猛戳→ 元气满满 | 想要仙气十足的回家过年?先把气血补起来!
去火
所有的火都会导致口干舌燥、大便干燥。最常见的心火,表现为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嘴上溃疡、长疱等;肝火表现为眼睛发红、流眼泪、眼角屎多、结膜炎、两侧胁肋部胀痛等;胃火表现为口苦、口臭、牙疼等;肺热表现为感冒后外感风热、口鼻干燥、咳吐黄痰等;肾多为虚火,表现为手足心发热、晚上失眠、反复口腔溃疡等。
第一,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清热泻火。适当吃苦味食物,如苦瓜、绿豆、莲子、芹菜、杏仁等。
第二,管理情绪。情绪抑郁可导致肝火,调畅心情很重要。
第三,服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这类药物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当然,不能长期服用,以防伤及脾胃的阳气,引起脾胃虚寒。
口干、皮肤干、想喝水咽不下去,腰膝酸软,进一步发展,阳偏亢,产生虚火,表现为五心烦热、急躁等,严重者心肾不交,出现失眠,舌红少苔、津液少、脉细数。
中医一般将上火分为“实火”与“虚火”两大类。《医学入门》记载:“寒、热、虚、实均能灸之 。”也就是说灸既能补,也能泻,能够适用于寒热虚实诸症的需要,清热泻火自然不在话下。
春节去火需灸这些穴位,猛戳→ 怕上火?艾灸啊!
祛湿
湿属于阴邪,在人体中往下走,让人感到沉重、困倦、疲乏等。常见症状有头昏、晨起恶心想吐、胸腹部闷胀、面色暗沉、尿少而黄、小便不利、大便不成形粘马桶、舌苔白腻等。
祛湿可以饮食调理。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多吃。大鱼大肉、油炸、寒凉的食物也要少吃。可以吃些化湿的食物,如薏米、白扁豆、山药、芡实等。推荐冬瓜薏米汤、薏仁赤小豆汤等食疗方,这些食物能化湿浊,建议搭配其他食物一同食用。
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等作用,可以快速运化湿气,是很好的祛湿方法。平日我们还可用艾叶、温胆汤等煎汤,水温在37至40摄氏度左右,泡脚,有助于体内阳气的恢复,帮助体内的湿气外排。
祛完湿气好过年,祛湿小妙招→十人九湿!春节将近,赶快把体内湿气清一清!
春节马上就要来了,get这些养生小妙招,让我们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吧!
恰好今天是腊月二十七,春节前有“廿七廿八洗邋遢”的传统习俗,很多地区的人会在这两天集中地洗澡、洗衣,意味着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热闹的新春。
你知道“洗邋遢”也是有讲究的吗?
“医圣传人”梅全喜教授的《艾叶与艾灸养生》课程,最近正好讲到“艾叶浴”的习俗。过年了,想要除旧迎新、辟邪祛毒,此时选择艾叶浴是最好的选择!
除了艾叶浴的神奇功效,梅全喜老师还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关于艾灸的课程,如果你想艾灸小白变天才,上梅老师的课准没错!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艾灸知识,深入探索艾灸文化的美妙,艾艾君强烈推荐甲乙学院《艾叶与艾灸养生》课程,毫不犹豫打★★★★★
你是不是还在被穴位知识储备不够的问题困扰?
你是否经常不知祛寒邪除湿气头昏脑涨灸哪里?
你有过灸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吗?
甲乙学院邀请了一位拥有20余年临床、教学及科研经验的神秘嘉宾导师,会给大家全面解答艾灸调理各类身体问题的专业知识!
神秘导师与“医圣传人”梅全喜教授的珠联合璧,势必会让《艾叶与艾灸养生》课程在甲乙学院再次掀起热潮!
那就先让我们一起感受艾文化的魅力,倾听更多梅全喜老师的有趣讲述吧!
扫描下图二维码,
立即入学甲乙学院!
就可以听有趣的梅全喜老师讲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