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祛湿应该灸哪里?

浏览:1437次发布日期:2017-05-17

   

  ——什么是家?家是火车到站后拨通的第一个电话;家是深夜归来时为你而亮的一盏灯光;家是港湾是岸,是我们人生航行的起点和终点。

   

      一个宝盖头遮住了外面的寒风冷雨;一横三撇是家中人的期盼;向外的两撇是在外的人对家的眺望;一个竖钩把全家紧紧系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的“家”。

   

      清晨,迎着朝阳,她送我们出门;傍晚,踏着夕阳,她候我们归来。失败颓废时,家给我们力量,引我们走出黑暗;成功喜悦时,家送我们警钟,告诉我们胜不骄败不馁;受了委屈无处诉说时,家是最好的聆听者……出门在外,时时魂牵梦萦的是家。

   

      没有什么能够像家一样,能够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感动。

   

      当日历走到明媚的5月中旬,我们也迎来了这个有关家的节日——第24个国际家庭日,以“家庭、健康生活和可持续发展”(Families, healthy lives and sustainable future)为主题,提醒我们关注家人健康,给家人多点“艾”。


   

      五月暮春,正值春夏之交。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交界时节,正是阳气上升之时,此时的养生关键在于让阳气更合理地生长,要适时根据气候变化,做到“四防”。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使人体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使精、气、神充沛,达到阴阳平衡、脏腑调和之态。因此,用艾艾贴艾灸以下穴位是极好的:

  防湿气,找四大开关。

      春夏之交,早晚温差较大,空气湿度增加,要防止湿、寒困身引发疾病。艾艾君建议早晚外出的人要及时增减衣物,对于湿气的祛除则不妨找到身体的四大祛湿开关:丰隆穴、足三里、中脘穴、曲池穴,进行艾灸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气哦。

   

  丰隆穴

  丰隆、条口、下巨虚

   

  足三里

  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解溪

   

  中脘穴

  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

   

  曲池穴744578714751829499

   

   

  防过敏,找保健穴。

      春夏之交,过敏症状高发。防过敏除了要避开过敏源之外,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调理好体质,提高免疫力。艾灸神阙、足三里、涌泉、合谷等常见保健穴,有益于温通经脉、增强体质。

   

  神阙穴

  神阙穴

   

  足三里穴

  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解溪

   

  涌泉穴涌泉穴

   

  合谷穴合谷穴

   

   

  防大汗,艾灸足三里。

      春夏交接之际,还是人体阳气生发,容易出汗的时期,而出汗过度则会影响夏季的气血健康。因此运动养生谨记遵循“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汗为津液所化,只有春季注意阳气的有序升发与津液固护,才能保持夏季的气血充盛。

   

      为更好地维持阳气升发同时固护津液,可艾灸足三里、合谷等穴位(穴位图见前面的图片)。

  防肝亢,按压太冲穴

      自然界阳气骤升,春阳内应于肝,易引起肝阳上亢,继而诱发春末常见的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牙痛、头痛眩晕、目赤眼疾等疾患,这就是所谓的“春火”,老百姓俗称的“上火”。

   

      可以在睡前艾叶泡泡脚,泡脚后再按压太冲穴,可助引火下行,防肝亢哦。每日按压1~3分钟,揉200下左右即可。

   

  太冲穴

  太冲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