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丨桑拿天来了!“蒸煮”模式下,这样养生最健康
浏览:196次发布日期:2018-07-07
扑面而来的热风
此起彼伏的蝉鸣
桌子上鲜甜的西瓜
嘎吱嘎吱响的老风扇
记忆里的小暑
7月7日,我们迎来了小暑节气。南宋诗人戴复古有诗云:“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小暑来了,昭示着盛夏已然开始,小暑往后,一日更是热三分。
过于贪凉,易中阴暑
炎热的季节让人闷热难耐,为了解暑,很多人过上了“白天喝冷饮,晚上睡凉席,跟空调形影不离”的生活。殊不知,中暑也分阴阳,这样为了避暑过于贪凉,则容易“中阴暑”!
通常我们说的“中暑”是指“中阳暑”,指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而出现头晕胸闷、高热汗出等症状;所谓阴暑,则是过于贪凉而让寒邪袭于肌表,热闭于内而致病,常表现为头痛头晕、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这是因为体内湿寒之气过多引起的。
中了阴暑的人,当然不能再喝冷饮、吃西瓜了,当务之急是将毛孔打开,使其得以汗出而解。常用的方法有喝温热水、生姜红糖水和艾灸等。
小暑养生,养心化湿
古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这么热,怎么养生才能消暑又健康呢?
1、心静自然凉。夏天是养心的季节,古人认为应“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小暑我们要尽量避免过度劳累,调节情绪克制大悲大喜,适当放慢节奏等,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以养护心脏。
2、饮食以清淡为主。夏季胃口不好,可以多吃点“苦”,如苦瓜、芹菜等,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的作用。
3、要注意生津。小暑时节,暑热和湿气往往“勾结”在一起,肤腠开泄,人出汗多,伤津耗液,此时要清养生津,喝酸梅汤是不错的选择。
4、艾灸可保健。小暑时节,阳气外越,外热里寒,且雨水充沛,湿重。人会感觉身重怠倦,胃口不佳等,艾灸大椎、神阙、关元、中脘、命门、足三里,可温补阳气、健脾化湿。